其他
终于翻红!奔走相告...
清明节安康。
今天是清明假期的第一天,按照老家的防疫要求,我还是留在广州,没有回去。
也好吧,能给自己放几天假,好好休息下。
趁着有清醒的时间,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写写周报,记录成长和思路历程。
一
先复盘看看过去一周的涨跌情况:
美股涨跌平稳:标普500涨0.06%;纳指100涨0.72%; 美股成功保住上上周的大涨,已经可以了。 港股继续反弹,大涨:恒生指数涨2.97%;国企指数涨3.48%;恒生科技指数涨3.31%。 连跌4周的大A,这周终于硬了一小把。 上证指数涨2.19%,上证50涨3.04%,沪深300涨2.43%; 中证500涨1.54%,中证1000跌0.69%; 创业板涨1.10%,科创50跌1.60%。 顺带分享下自己的公开实盘情况: 持仓饼图如下: 事隔两周继续定投买入,详情查看这里。 顺便说下组合的事情。 大家都知道我在蛋卷APP上面搭建「叫兽的十年定投计划」这个组合。 这段时间都在弄合规升级的事情。 这事情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。 复杂有复杂的好处,简单有简单的好处。 当然也可以选择升级或者不升级,反正钱肯定不会少,而且也是安全。 就看后面如何选择而已。 总之,大家不必太担心,教授绝不会不管,有消息会马上通知大家。 另外,给大家推荐过的头号理财APP,很快也会上线类似“一键跟投”的方法。 目前就是双管齐下,到时候,任君选择。 对了,头号理财的免申购费的名额还有,有兴趣可以戳这里看看。
二 地产指数基金赚钱了... 说完组合,再说说组合里的地产指数基金~ 我的地产指数基金终于翻红了,浮盈3.3%。 喜闻乐见,奔走相告~ 从2022.2.4停止定投,并持有至今,1年左右,终于可以舒口气。 虽然赚得不多,但至少能证明了一件事情: 只要耐心持有,无论是宽基指数基金还是行业指数基金(只要行业不挂),都是能赚钱的。 房企可能会死(比如某大),但房地产行业不会死,房地产行业指数不会死。 只要死不了,行业还能继续发展,赚钱只会是迟早的事情,赚多赚少的事情而已。 如果不幸遇上P2P或者K12这种行业,被乱棍打死的,没办法。 所以选择行业指数基金,先看两个基本条件: ①行业有正向价值,无法替代,不会被一刀切; ②头部企业能赚钱,且能赚大钱,证明商业模式已经跑通。 举个例子:当下争议最大的是互联网行业。 各种裁员、各种打压,各种bibi... 但其实情况真没那么糟糕,互联网行业还有正向价值,无法替代,因此有生存发展的空间。 头部的腾讯和阿里巴巴,还能赚钱,而且赚钱很多,更没啥好担心的。 所以如果你问我,我的中概目前亏30多个点,慌吗? 又不是没经历过,有啥好慌的。 人都是这样的,一步步打怪升级。 要么打败它,学到新赚钱的方法,升级武器库; 要么被它打败,放弃挑战,回到自己的舒适区,买点银行存款或储蓄险。 没有建议买入中概互联,就事论事而已。
三 虽然还没卖出,但我也想复盘定投地产指数过程的几点不足之处。
先说建仓的时间节点。
我开始买入地产指数是20年8月,当时地产行业指数的市净率是1.39倍左右。
光看市净率,基本是当时10年的最低点。
没想到,后面居然连行业指数的市净率都能跌破1,最低在0.8倍左右。
为什么会跌成这样?
初步看,还是“三条红线”的影响,把这个地产行业的经营逻辑都改变。
ZC风险给予某个行业的打击,远比想象要严重。
另外再复盘地产行业指数的年K线,能明显看到每年大涨后,第二年大概率是下跌。
2019年地产行业大涨,因此2020年的下跌概率较大。
我正是在“三条红线”颁布后才开始建仓,低估ZC风险的影响,特别是时间。
我是在8月份开始建仓,只看数据,忽略舆情面,现在看还有点太着急。
或许至少要等这种级别的风险,消化半年,等舆情冷静下来,才适合考虑建仓。
这点经验对互联网行业的现状,也有参考价值。
再说说建仓周期。
地产行业指数,我的建仓周期只有4个月,实在太短。
建仓周期与仓位管理有关系,当时买着买着,很快就发觉接近了仓位上限。
再往后的定投,我增加了对定投次数的预期,从次数反推每次定投的金额。
特别是行业指数基金,建仓周期真的不太短,要准备1年左右才适合。 ..... 明天陪老婆去吃自助餐~ 前段时间她太辛苦了,趁着这几天有空,带她去充充电,吃她最爱的三文鱼。 后两天可能就不更文,节后见~
NP教授,有点本事的老师傅。说过最毒的真话,得罪过很多人,只为救更多人。也因为讲真话,惨遭封杀。现在只想安静写点东西,长久陪伴,偶尔启发而已。教授不是斯文人,人渣败类请绕道。
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
请在右下方点赞,表示鼓励